高压线束作为整车核心关键零部件,是保障电动汽车可靠运行与安全性能的重要基石。因此,高压线束的产品验证与测试工作,已成为各大主机厂保障整车品质的核心环节。
当前,主流汽车厂商的高压线束测试仍以零部件级测试为基础,并依据各自企业规范开展转化执行。从行业标准来看,主流测试规范主要分为三大类:
其一,由欧盟四大主机厂(奥迪、宝马、戴姆勒、保时捷)联合制定的 LV 系列行业标准;
其二,由北美三大主机厂(克莱斯勒、福特、通用)通过 EWCAP(电气线束组件性能委员会)更新的 SAE USCAR 系列标准;
其三,我国自主制定的 GB 系列国家标准。
在实际测试中,会结合高压线束的空间布局、线缆线径选型、高压连接器选型、充电线缆及接口类型与应用场景、线缆固定及防护设计、EMC(电磁兼容性)设计、高压安全(HVIL,高压互锁)设计等核心维度,从实际需求出发开展线束总成级测试,全面覆盖产品性能验证。
除专业加工设备和测试设备外,受限于线束自身的柔性特质,加工和测试工位难以实现完全自动化,人工操作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。然而,加工和测试工作往往存在重复性强、流程繁琐的特点,长时间作业易导致工作人员出现疲劳状态,进而引发 SOP(标准作业程序)执行不规范,关键加工和关键测试项遗漏等问题。因此,如何在人工参与的加工环节和测试环节中保障 SOP 的严格落地,成为高压线束质量管控的关键突破点。
福信光电作为行业协会会员企业,核心团队源自BYD AI 实验室,在 AI 技术工业化落地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多个成功案例,具备深厚的技术沉淀与行业洞察力。
针对高压线束测试工位的痛点,福信光电 AI 平台可实现对人工操作动作的实时视频录制与逐帧智能识别,并基于测试 SOP 的核心要求构建专属算法模型。通过该模型,能够对人工操作过程进行自动化防错监控 —— 一旦发现操作偏离 SOP 规范(如步骤遗漏、动作不达标等),可实时发出预警,确保每一根高压线束都严格按照标准流程完成充分测试与验证,从源头杜绝不良品流出。
此外,福信光电 AI 平台还具备高度灵活的定制化能力:客户无需具备代码开发基础,即可根据自身不同的业务场景(如不同车型线束测试、不同装配工序等),快速调整模型参数与识别规则,实现对任意复杂装配、测试工位的细颗粒度动作识别。这一特性不仅降低了企业 AI 应用的门槛,更能帮助企业在多样化生产场景中持续保障 SOP 执行力,最终实现高品质产品稳定出货,为全流程质量管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。